首页 > 穿越小说 > 风流大宋 > 第481章 逐利人

第481章 逐利人(2/2)

目录

“还有一窟?”

李彦停顿了一下继续开口:“之前听直阁讲过,这秦刚早有拥军养民之事,刚才又听蔡兄弟讲了辽国之事,所以咱家便也大着胆子在这秦刚身上再压一窟,若有一日,他是想做权臣也好、还是有操莽之心也罢,手头总是缺少能尽心做事之人。我们也不反对啊!”

这李彦之所以能与胡衍走得如此之近,便就是因为他们二人心思相近,又都出身于底层,却因机缘巧合而骤然无比接近于皇权中心,内外强大的反差,让他们可以藐视一切传统规则,甚至不受正常道德伦理约束。

所以李彦的三窟之说,就是赤裸裸的“有奶便是娘”逻辑,说出了胡衍的心声,只是依然还有着一丝最后的担忧:“白马渡口后,我与他的兄弟情份便就走到尽头,这次就算是诚心与他合作,却又怎能保证他会不会在半途将我卖了?”

“咱家以为,这个担心大可不必。秦刚此人,若是想报私仇,明水那次就会直接下手!也就没有咱们今天的讨论了。且以如今的天下大势,他要想成事,朝中无人为他接应定然不行。而直阁正是他目前唯一敢用、能用之人,这是咱们的价值,更是咱们的机会!”

李彦的话显然对胡衍的影响更大,再看看跃跃欲试的钱贵,以及无比恭敬的蔡小七,胡衍的神情渐渐开始凝重,进而开始露出一丝狰狞之色,咬着牙说道:“本官自回到京城的这几日来,一直在思考此事。这个世道本就不公,有人出生便是皇室帝胄,有人生而有贵人相助;名门望族同枝连气,公卿世家鸡犬升天。而只有你们,和我一样,出生以来便无所凭借,能走到今天,靠的只有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靠的是我们豁出了性命去搏取每个并不属于我们的机会!而要让我们今天便到此为止,之前到手的一切都拱手相让,可不可以?”

“凭什么?绝不可以!”钱贵第一个跳了起来,在领会并准确叼住胡衍扔出的情绪飞盘这一点,他绝对不会输给第二个人。

“小七愿唯直阁之命之从!”蔡小七声音不高,不过胜在态度坚决。

李彦此时也正襟作揖道:“李某这一身残躯,也交在直阁这一边了!”

“好!各位信得过我胡某人,我便不讲虚言。别人都讲什么兄弟情结、说什么忠孝礼义的大道理。我却要告诉你们,全他妈都是胡扯!都是高高在上的那伙人哄骗我们的破烂玩意!我胡某最早是个商人,知道做生意重在以利予人,人有利,方才愿与你相交。利尽则情散,无可厚非。各位信任胡某,便就是信某可予你们以重利!逐利而往,是某的人生信条,也是在座各位的座右之铭!”

“李阁长之‘狡兔三窟’甚是有理,这不仅是我胡某的三窟,也是各位的三窟。秦刚他既然想利用我给他在朝中做内应,我便接下,不仅如此,我们也得把元符太子之事当成自己之事,用心经营主才好!”

胡衍表态后,钱贵却有点迟疑:“直阁,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要在刀锋上行走了吗?”

“已经在刀锋上啦!”胡衍纠正道。

蔡小七倒没有太多反应,他想了想问道:“属下有一提醒,那水师的赵都司须得提防。”

“我知道!我就从来没有信过赵驷这个人。当初与他的合作,不过就是相互利用罢了!他是有心与我一起合作发财也好,还是会调头联络上秦刚谋事也罢,我都无所谓。不过接下来,倒是可以关注一下他的反应,他要冲动的话,倒也能帮助我们吸引外界的注意。”胡衍却是胸有成竹地说道。

“原来直阁早有计较,反倒是属下后知后觉了!”蔡小七道。

“对了,今早过来时,却听说了京城新出的一件逸闻:赵相公家的三郎休妻,但他所休之妻李清照并不在京城,所以要将休书送至京东东路。”钱贵突然提起,再道,“现在想来,此事莫非便与明水事变以及那秦刚大有关联?”

胡衍听了点头道:“寻常人家休妻,夫妻互认便可。妻子不同意才会上诉到官府。赵明诚休妻,却有意先传出消息,应该是他们提前得知了明水那里出事,这李家有了通匪之患,赵相公消息灵通,这是先放出消息,急于证明自己与李家已经切割干净了关系。”

的确,赵挺之本来籍贯密州,自他做了宰执之后,京东东路也有众多的奉迎拍马者,李格非是他的亲家,在明水先是对官兵拒捕,之后居然又联合了鹤伴山匪分众,共同攻打下了明水县城,还领头成立了保乡会。这些私底下的消息,却比官府的求救急报还要及时,且与狼狈逃回京城的赵明诚几乎同时送达赵府。

赵挺之的政治嗅觉极其灵敏,见信后大惊,再叫来小儿子一问,当即便痛斥孽子,勒令他当场写下给李清照的休书。

赵明诚回来时就受了惊吓,此时又听说了李格非成立保乡会对抗官府、形同造反的消息时,更是魂飞天外,哪里还会留恋什么对李清照的爱慕与承诺,直接便言听计从地写下休书,用的理由便就是此时“七出之条”中的“婚后无子”与“不事舅姑”这两条。

只是此时李清照人在明水,这份休书必须要派人送去,让其签押同意才行。

事关紧急,赵挺之便叫来了派送休书的下人,在他耳边细细交待了一番。

这名下人出了赵府大门后,并未直接出城,而是去了一家常有报馆线人的酒馆里,约了熟人一起喝酒,在聊天之中,故意提到他要去京东派送赵家休书一事。

此时京城已有多家报社,尤其喜欢关注这种达官贵人家里的风流韵事。而在这家酒馆中,正好就有一家报社的写手,全程听到了这名下人与熟人吹牛打赌之事,甚至在其炫耀过程还亲眼看到了那封休书的内容。

当即回去后便妙笔生花,将赵相公家三郎休妻,被休对象正是京城才女李清照一事,写成了小报头版消息,报纸一出,便立即传遍了全城。

实际上这就是赵挺之精心安排的苦肉计,他要尽可能在朝廷降罪于李格非之前,就将赵李两家的关系彻底切断,至少要形成了事实割离。

“孽子啊孽子,当初我就不想让你娶这祸水女子!”赵挺之的这番苦心摆布虽然能够起到效果,但此时还是心有余悸,“你现在知道,她那旧党之父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吧?当初判他李格非一个元佑党籍又何错之有?他今天不就是胆大包天地成立保乡会了吗?公然亮旗造反了吗?我们赵家可是差一点就被你拖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懦弱的赵明诚此时的内心也是后怕无比,对父亲的责骂更是无言以对。他也实在无法理解,李清照与李格非为何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不过,此时的他更加感谢胡衍了,要不是他的提醒,他还不能亲眼目睹到李家动用庄丁反抗官兵的事实,也让他此时能够下决心将李清照休妻。

明水的李清照,求之不得地在送来的这份休书上签字画押,并让人妥善送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