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难道朝堂百官才是无用的?(1/2)
第817章难道朝堂百官才是无用的?
“那些百姓自发出钱出力,为其建造雕像的官员,他们的官职做的很大吗?”
“并不是吧?”
“若是我所记不错的话,很多人可能都只有三品甚至四品之身。”
“可他们正是因为远离朝堂,才能够真正为百姓做事。”
“而朝堂上那些二品大员,都在干什么?”
“忙着培养自己的门生故吏,忙着延续自己的香火传承,忙着斗赢自己在朝堂上的对手。”
“若真的依我说,这样的朝堂,就不该存在!”
说到最后,张良几乎是将自己也骂进去了。
毕竟他自己也同样身在这朝堂之内。
可对于他的话,却没有一人反驳。
他这些话,不仅指出了问题,甚至已经等同于指着满朝文武的鼻子骂开了。
骂完之后,百官也只能捏着鼻子忍着。
但凡还有些本心的人,已然在反思。
反思自己的想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明明在起义之前,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口饱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以及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那个时候,这大抵就是他们心中最完美的生活了。
起义之后,他们想的也是,若能成功,定要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可现在呢?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百姓已经被他们抛诸脑后,心中所想只剩如何维持自己手中权势,如何维持家族荣耀。
以及如何在朝廷的派系争斗中占得上风。
也唯有在天灾频发之时,灾区急需救助的时候,才能想到筹备粮草赈灾。
但凡没有大灾,他们几乎是想不起那些曾经帮助他们坐上如今这个位置的百姓们!
“的确是需要反思的。”
“不仅是他们,本宫也同样需要反思。”
张良的话,彻底将不少人都给点醒了。
在沉思之后,吕雉面色也无比凝重。
不仅仅是百官,也不仅是她吕雉,包括刘邦都隐隐有些苗头。
虽然赋税比起暴秦之时要少的多,但仅仅如此就够了吗?
当初哪怕是两人私下之时,刘邦也说过无数次,一定要善待这些支持他的百姓。
难道所谓的善待,只需要调整赋税就够了吗?
那个时候的刘邦,可不是这么想的!
“所有人都需要反思,包括朕,也包括你老朱。”
赵匡胤在沉默良久之后才开口。
这一开口,他便直接表明了自己的不足,以及点了点老朱。
老朱:“……”
咱还能不知道?
咱现在的心里,那都跟个明镜似得。
不过有些事,咱不想自己做,想将功绩,将名声都留给标儿罢了!
“张子房说的没错,位置不同,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昔日还未登上帝位之时,朕能同将士们同吃同住,出门便能看到百姓的生活状况。”
“谁对朕麾下将士不好,谁鱼肉百姓,朕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给予处理。”
“可现在,朕已经不知多久没有切实的看过百姓的生活了。”
李二也同样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