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461章 文学世家,汝南应氏

第461章 文学世家,汝南应氏(1/2)

目录

第461章文学世家,汝南应氏

如今的泰山郡太守应劭,出身汝南应氏的文学世家,其父应奉是东汉中后期的天才人物,博闻强记,过目不忘。

曾经在青年时期,应奉前去拜访一位官员,可是那名官员当时并不在家。

应奉回家的途中,见到了那位官员回家的马车,他没有前去阻拦打扰对方,而是驻足远远观望。

当时马车的车帘被风微微吹开一角,应奉看到了那位官员的半张脸,数十年后,当他们垂垂老矣之时,应奉再次见到那位官员,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从此以后,诞生出了着名的典故,半面之交。

当时的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经常聚众反叛,因为南方偏远,朝廷没人愿意前去武陵担任太守平定叛乱。

朝廷不得已之下,只能下诏求才,经公卿朝议,四府推荐,在汝南名声鹊起的应奉得到出任武陵太守的机会。

应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稳妥的安抚政策,结果闹事的蛮詹人或降或散,战乱很快平息下来。

武陵郡境内安定以后,应奉开始大兴学校,全面清除弊政,一时之间境内百姓与少数民族尽皆归心。

后来应奉因公事被免职后,新上任的武陵郡太守废弃了应奉许多有利于本地惠民的政策,导致武陵的蛮人再次作乱。

朝廷不得不再次启用被免职闲赋在家的应奉前去平定叛乱。

武陵蛮人知道应奉前来后,很快消停了下来,应奉立刻恢复了武陵郡之前的惠民政策。

朝廷以应奉此功升迁为司隶校尉,这是实权比重非常高的官职,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

应奉任职期间,不避豪权,纠奸罚罪,以严厉执法着名。

自此开始,汝南应氏的名声传遍天下。

当时后宫朋、党之争很厉害。邓皇后死后,桓帝想立田贵人为皇后。

应奉认为田贵人出身低微,不宜超登后位,于是上书劝谏。

因为应奉在当时的名声如日中天,桓帝认为对方谏言有理,于是采纳应奉的建议,立豪门窦氏为皇后。

扶风窦氏再次成为了大汉外戚。

此时的外戚与宦官渐渐开始水火不容,主要原因还是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人,他们任用私人,败坏朝政,为祸乡里,鱼肉百姓,聚敛上亿财富。

窦武虽然是外戚,却是以经术德行而闻名于世,为人清廉端正,看不起宦官的所作所为。

于是暗地里联合以太傅陈蕃为首的士族对宦官进行清除,却谋划泄露,兵败被杀。

外戚窦氏一脉倒台后,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应奉认为因为自己举荐窦氏为皇后,继而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窦氏与宦官的矛盾冲突,是自己的失职。

就以身体患病为由,辞去官职,返回故乡项城隐居,开启了着书立说的后半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