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临安(1/2)
临安,南倚青山,西临西湖,北部和东部皆是平原,可谓是一马平川。
徽、钦二帝年间,临安府的人口、经济、繁荣度都逊色于东京汴梁。直到金灭宋,掳走二帝,占领汴京。赵构临位后,行在南迁,最后定都临安。
当时众多百姓随赵构南下,大多在临安定居,经过多年的融合、生息和经营,人口大幅增长,经济飞速发展。正所谓“鳞鳞万瓦,屋宇充满,寸尺无空,巷陌壅塞”,如今的临安已然成为天下间最繁华的都城。
然而,临安做为天下第一大都,却自始至终都没能成为大宋真正意义的都城。在公文和传札中,对临安的称呼始终只是行在,而非都城。原因有二:其一,南宋既向金国称臣,便是金国的附庸臣国,是没有资格另立国都的。其二,满朝文武大多幻想着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再回到汴梁,临安临安,也只是临时安顿罢了。可他们不思进取、只顾苟安眼前的行为注定了这真的只能是幻想。
晌午,陆文龙一行人的马车已到了正阳门外。
如今的临安城门处,戒备较之先前严谨了许多,几乎对每个进出的人都要仔细排查。
此时的陆文龙没有骑马,而是和韩秀君、诸葛小星同坐车中,寇嗣宝、高青鸾骑着马,赶车的依旧是张元。
“哥哥,到了。”寇嗣宝道。
陆文龙撩起车幔,将何铸给他的通关文牒递给寇嗣宝:“嗣宝,见机行事。”
寇嗣宝接过文牒,寻见了城门官,径直走去。
这边高青鸾不屑说道:“便是硬闯又何妨?晾他几个杂兵又能怎样!”她对这些朝廷的官兵是没什么好印象,也从来都看不起。
车里诸葛小星道:“区区这般守备怎能抵挡高寨主的神武?只是,我等今次来临安可不是要闯关,而是有大事要做,姐姐还是稍安勿躁,切不可节外生枝。”
“小星言之有理,我等皆需小心行事。”陆文龙也道。
高青鸾“哼”了一声,说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此行事关重大,我怎会不知,倒是你这反应也着实快了些。”这话是说给诸葛小星听的。
车里的诸葛小星听了,有些恼火,又想理论,被韩秀君笑着制止,只好作罢。
且说这边寇嗣宝不同于当日出苏州城的水门那般低眉顺眼,而是大摇大摆的来到城门处。
“今日是谁的轮值?”寇嗣宝问道。
几个守兵不认识寇嗣宝,却见他趾高气扬,不急着进城,而是开口问轮值,一个个面面相觑。
这时候,守城门的城门官紧走了几步,来到寇嗣宝跟前,一面看了看陆文龙的车辇,一面陪笑道:“今日是小的轮值守城门,未请教这位……”
不等他说完,寇嗣宝道:“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兄弟们多留点神,莫要贼人蒙混入城,陛下的安危全仰仗兄弟们了。”说话间,从衣下拿出了何铸的通关文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