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提振地下钱庄(1/1)
魏冠甲一时不愿将从元家在水峪村地下库房里运回来的那匹古董和财宝拿出来,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他在翼城县城的10间铺面里,放置着他以往收购到的大量破烂古物和老货,后面院子里有堆积如山的垃圾。魏冠甲要处理掉铺面和院子里的东西,腾出地方,再将中卫老家里的那批货拉运到翼城县城。
二是魏冠甲从京城房山县水峪村运回来的那批货太珍贵,各古董寄售店和古玩市场上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宝贝。若市面上突然出现这么贵重的文物古董,必定在古董市场引发轩然大波,魏冠甲从此会不得安宁,甚至引起淘宝大战。
魏冠甲得观察一段时间,再伺机亮宝。
为此,魏冠甲加大处理垃圾和出售店面存货的力度,联系省内外各种买家,通过各种渠道,将铺面里的存货陆续出售。有时,以往古玩或老货行当里的朋友,淘得宝物来魏冠甲的古物寄售店,魏冠甲一概回绝,不再收购古董古物,就是价格再便宜,魏冠甲也不再淘宝。
二三年时间过去,来魏冠甲这里出售、寄售古物的人寥寥无几,基本绝迹。
魏冠甲放弃了收购和寄售古物,同时加大了地下钱庄资金投放力度,将出售古董古物和破烂所得,全部投放于地下钱庄,用于放贷。
魏冠甲再不需要开支收购、寄售古董古物的流动资金,这部分款项可全部用于放贷,这使他手里的活钱激增。从1986年至1994年的8年间,从魏冠甲这里投放的年私人贷款量,与翼城县农村信用社同期贷款额度持平。
魏冠甲投放贷款的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不再以贷款户家里有没有老货为硬条件,他以贷款户经济实力为依据,或以贷款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为出发点,大概计算投入产出比后,随即发放贷款。
至此,魏冠甲的地下钱庄与所有商业银行一样,干着肥肉上添膘和锦上添花的买卖。魏冠甲俨然已银行行长自居。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深入,开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体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空前高涨,有胆识又认准经济形势的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实体经济,县城和乡下有临近街面住房的家庭,纷纷破墙开店办三产。
一时间,社会上的人们似乎都在借钱或跑贷款,银行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由于魏冠甲的放贷手续简单快捷,贷款利息只比商业银行高一个点,贷款规模小,期限短,翼城县城和乡下做小生意的人,纷纷到魏冠甲的地下钱庄贷款。
魏冠甲是土生土长的翼城人,对这里的习俗和贷款人的经济条件多有掌握。他目光犀利,看人准,对贷款人的投资项目分析准确,投入产出算的精,从魏冠甲地下钱庄贷出去的小额款项,基本上都能按期收回。
魏冠甲干地下钱庄这一行当已有多年,来他这里贷款的绝大部分是熟人,魏冠甲对这些人的底细掌握的一清二楚,他投放贷款,很少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