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教育经费(2/2)
林书记的目光缓缓地落在洪校长身上,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着他。洪校长身材瘦高,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露出聪明和睿智。
当洪校长开口说话时,林书记注意到他的鼻音很重,每说一句话,就好像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都会发出吭的声音。这种独特的发音方式让人不禁对他的嗓音产生了好奇。
后来他通过杨坤龙才了解到,洪校长竟然是68届的高中毕业生!想当年,他可是县城里一所重点学校的老师呢。只可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反右时期,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被下放到了农场。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尽管身处逆境,洪校长的才华和能力依然无法被掩盖。由于农场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他最终还是被委以重任,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78年,这一年对于洪校长来说意义非凡。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被恢复了原有的工作。当时的校长是一位名叫王盛华的知青,可就在洪校长重回校园之际,这位校长却因为考取了学校读书而离开了农场。
于是,农场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洪校长推上校长的位置,让他来挑起这副重担。就这样,洪校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终于走上了领导岗位,开始了他新的教育征程。
目前,这座农场子弟小学规模不算大,总共设有六个班级。而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共有九名教师,其中只有洪校长一人是正式的国家教师,其余八人都具有农场职工的身份。尽管如此,他们的工资待遇却与机关工作人员相同,这一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此外,学校的所有费用都由农场来承担。然而,如今整个农场的资金状况都十分紧张,上面已经不再提供事业性经费补贴了。
可以说,农场现在正处于一种自供自济、自负盈亏的状态,自身的经济压力已经很大,对于学校这一块自然也就有些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了。
洪校长最近一直被学校的教育经费问题困扰着,每天都愁眉不展。就在他为此事焦虑不堪的时候,农场的一把手突然找上门来。
洪校长心里暗自思忖,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啊,绝对不能错过!于是,还没等林书记开口,他便迫不及待地说起了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
“林书记啊,您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我们学校现在已经穷得快要揭不开锅啦!您看,连买粉笔的钱都快没有了。上次买粉笔的钱,还是我从自己的工资里先垫付的呢。要是再这么下去,学校恐怕真的要关门大吉了啊!”
洪校长一脸愁苦地说道,似乎学校的命运就掌握在林书记的一念之间。
林书记听到洪校长说的话后,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像被重锤狠狠地敲了一下,瞬间变得沉重无比。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原本就已经知道场部的资金非常紧张,没想到情况竟然如此严峻。
据他所知,场部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不仅机关工作人员已经两个月没有领到工资,就连其他各项开支都难以维持。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到六月份过后,收缴上半年的利润上来,才有可能有钱支付大家的工资。
想到这里,林书记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作为这个“穷家”的当家人,他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苦海之中,找不到出路。
这下他竟然完全忘记了自己来学校的初衷,脑海中一片空白。面对洪校长的询问和期待,他只能不断地重复着一些安慰的话语:
“我刚刚到这里,对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呢,但您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会立刻找杨场长商量这件事情的。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说完这些,他还与洪校长寒暄了几句,试图缓解一下略显尴尬的气氛。
然而,正当他准备起身离开时,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说。他不禁心中一紧,连忙转身,匆匆忙忙地回到洪校长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洪校长,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还有一个事情需要您和学校帮忙协助一下。现在正是春笋生长的旺季,场部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封山育竹,以保护竹林的生态环境。所以,请您务必对学生们强调一下,告诫他们千万不要上山去掰竹笋哦,否则一旦被发现,可是要被罚款的呢。”
洪校长虽然满口答应,但他也没忘掉重复那句:“我们学校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