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茗子青春日记 > 第64章 囦关古镇的诗韵与传承

第64章 囦关古镇的诗韵与传承(1/1)

目录

在闽江之畔的囦关古镇,岁月悠悠,山川形胜与古迹交织,绘就了一幅厚重的文化长卷。清晨的江面上,薄雾轻拂,寒山寺的钟声悠悠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古镇千年的故事。

囦关镇党委书记茗子站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望着远处的天柱山,心中满是感慨。她深知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茗子书记,您又在思考古镇的文化传承啊?”江山老师恰巧路过,笑着打了声招呼。

茗子转过身,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江山老师,您可是文化专家,快来看看我们囦关古镇这些宝贝。”

两人并肩走在古镇的小巷中,江山老师娓娓道来:“您看,这寒山寺因张继的《枫桥夜泊》闻名至今,一千多年来七毁七修,却愈发熠熠生辉。我们囦关古镇也有众多古迹,只是有些还缺乏诗文的点缀。”

茗子点头道:“确实,诗歌的力量是无形的,却能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产生巨大影响。那些留存下来的诗篇,是古镇的文化瑰宝,能激励后人去探索、去传承。”

“我们一直在努力挖掘和整理这些文化遗产。”茗子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不过,有些古迹如天柱山、朝天桥,还有陈琪祠,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却在诗的长河中留下了空白。”

江山老师沉思片刻,说道:“或许这些未被诗文记录的古迹,只是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的故事我想挖掘出来,成为囦关文化新的篇章。”

茗子望着江山老师,眼中满是期待:“我相信在您的指导下,我们囦关古镇的文化传承会越来越好。那些古迹,会找到属于它们的诗篇,让古镇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这本书的出版,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江山老师感慨道,“我们囦关古镇的古迹与诗篇,是岁月的馈赠,是文化的瑰宝。它们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欣赏,让囦关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江山老师鼓励道:“有您这样的领导,有这么多热爱文化的人,囦关古镇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些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江山老师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古韵囦关》初稿,全书共收集诗词72首,对人物介绍与创作背景都有详实说明,对诗文注释详尽,评析到位,全书编排图文并茂。书中朱熹的《水口行舟),张以宁的《闽关水吟》,刘基的《发白沙至水口》等脍炙人口的诗篇,正是水口灿烂文化的缩影。这些宋元明清的历史名人为水口留下的诗篇,生动再现了水口当年的繁华景象,精彩呈现出旧水口的历史风貌,也验证了水口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诗篇中提到的山川胜迹,正是囦关乡村旅游可打造提升的景点。茗子细细拜读之下,深深地感动。江老师对地方传统文化之热爱,对治学之严谨,对编辑之用心,当真难能可贵。

感谢江山老师,完美了却茗子一桩心愿,成全水口历史文化的一个篇章,为水口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人相视而笑,心中充满了对囦关古镇文化传承的美好憧憬。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囦关古镇的故事将被更多人知晓,那些未被诗文记录的古迹,也终将找到属于它们的荣耀篇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