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从战争中走来,英勇亮剑的华夏海军(2/2)
而舰艇命名采用地名的原则也被一直沿用到今天。
【航母一般以省级行政区名称命名,如辽宁号、山东号;驱逐舰则以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的名字命名,如南昌号、昆明号;护卫舰以中小城市的名字命名,如舟山号、三门峡号。小型舰船则以县和州的名字表示。这些舰艇的命名不仅凝聚了中国各地的文化和历史,也引发了一些有趣的问题。盘点各个省份的舰艇数量,发现山东省拥有最多的舰艇,共有17艘,其中包括一艘航母、三艘驱逐舰和十三艘护卫舰。】
1954年,华夏接收前苏联的“鞍山”舰是人民海军的第一艘驱逐舰,四艘鞍山级驱逐舰被誉为人民海军四大金刚,象征着人民海军的新生。
鞍山级驱逐舰
1957年10月,我国根据前苏联图纸仿制的6603型潜艇服役,成为我海军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常规潜艇。(图为领袖视察过的56-110号潜艇)
56-110潜艇
1958年,01型护卫舰“成都”级服役。这是我军以苏联在1953年有偿提供的“Riga”级护卫舰为蓝本首次成功仿制的战舰,共建造四艘。
成都护卫舰
60年代,我国海军以仿制苏联装备为主,同时进行着自己的技术储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60年代奠定的技术基础,造就了海军70年代的国产化和80年代水下核打击力量的跨越。
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我国自力更生研制的一型火炮护卫舰,于1962年底下达任务,建造65型“江南”级护卫舰,1966年8月首舰交付。(图为参加过赤瓜礁海战的该级502号“南充”舰)
65型江南级
处于动荡中的70年代却是里程碑式的年代,第一代自主研发的大型驱逐舰、第一代自研常规潜艇、第一艘核潜艇、第一代拥有防空导弹的护卫舰都在1970年代的前半叶入役,撑起了之后近30年人民海军的门面。
1970年12月,华夏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091“汉”级下水,1974年入役,该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潜艇
60年代人民海军又和国民党海军进行了多次海战,先后击沉“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永昌”号护航舰,击伤“东江”号猎潜舰、“永泰”号护航舰的胜利。
除了海战,从50年代到60年代海军航空兵也与侵犯领空侦察窜扰的国民党空军、阿美利坚空军发生过多次空战,先后取得了击落国民党空军21架、阿美利坚空军10架,击伤国民党空军22架、阿美利坚空军5架的辉煌战绩,并且创造了在米高空击落敌机和从291米一直打到39米的贴身距离击落敌机的经典战例。
1974年1月17日,南越侵入西沙群岛,南海舰队2艘扫雷舰、2艘猎潜艇面对南越海军3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装备优势之敌,英勇奋战。甚至用手榴弹、冲锋枪和敌舰进行接舷肉搏,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
最终击沉敌护卫舰1艘、驱逐舰3艘,毙伤敌100余人,协同海军俘敌49人,并一举收复被南越侵占的甘泉、金银两岛,实现了维护祖国主权神圣使命。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华夏海军底子薄,实力弱。但是自我们海军成立以来经历无数次血与火的战斗,我们从来没有怂过!无论是来自海面还是来自空中的敌人,我们都是一个冲上去!我们敢打、敢拼!硬实力打不过我们还有一身铁骨头,哪怕是留着最后一口气都敢于撞沉敌人!我们海军以最弱的实力安全守卫祖国最长的海岸线!”
王首长的话语掷地有声,郭向北只觉得血液里有着某种东西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