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孙元化灵柩归乡(1/1)
第三零八章孙元化灵柩归乡
上岸后,黄祥早已等候在那里,手中拿着一条干净的毛巾。张好古接过毛巾,仔细地擦干身体,感受着毛巾的柔软和温暖。随后,他迅速换上了里外都干净整洁的衣服,整个人焕然一新。
张好古和黄祥一同返回孙元化的房间,一推开门,便看到孙元化父子俩脸上都洋溢着欣喜若狂的笑容。的确如此,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后,能够安然无恙地重逢,怎能不令人心花怒放呢?
就在这时,宋应升也提着两个食盒走了进来。打开食盒,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里面摆放着各种美味佳肴,有香气四溢的烧鸡、鲜嫩可口的河鱼,还有一些酱牛肉,以及一盘金黄酥脆的炸河虾。此外,还有几盘清爽可口的素菜,菜品虽然算不上精致,但数量颇为可观,显然是军中厨师的手艺。
张好古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看到这满桌的美食,更是饥肠辘辘。他连忙热情地招呼孙元化父子入座,一同享用这丰盛的晚餐。
然而,直到此时,孙元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肚子正咕咕作响,仿佛在抗议他之前对饥饿的忽视。
黄祥和宋应升见状,退到门外,留下孙家父子四人在屋内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一上桌,孙元化家的三个小子便如饿虎扑食一般,风卷残云般地大吃起来。他们显然是饿坏了,三个半大小子正值长身体的时候,饭量自然不小。白天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担心父亲的安危,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吃饭。此刻见到父亲平安归来,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于是便毫无顾忌地放开了肚皮,尽情享受这顿迟来的美食。
孙元化虽然同样饥饿难耐,但看着自己的儿子们如小老虎般的吃相,心中不仅没有丝毫责备,反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大快朵颐,眼中充满了慈爱和满足。
吃完饭后,张好古看着孙元化,一脸严肃地说道:“等会儿还得有劳三位世侄前往芦棚里稍作忍耐,毕竟这出戏得做足全套,决不能让他人察觉到其中的端倪。虽说此地是我的地盘,但人多嘴杂,咱们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明日清晨,你们便启程返回故乡。若是思念你们的父亲,日后再来便是,我会派遣一个班的士兵护送你们平安归家。至于那口棺材,待远离京城后,寻一处僻静无人之地将其掩埋,然后再购置一口新棺材运回家中安葬。
除了你们的母亲,无论任何人询问,都只道你们的父亲已然离世。此事至关重要,切不可有丝毫疏忽,否则你们父亲的安全便难以得到保障。”
孙家三兄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张好古看着他们,微笑着说:“你们多陪陪你们的父亲吧,等会儿让你们的吴叔送你们过去。我也该早点休息了,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呢。明早我再送你们。”话音未落,张好古便转身朝门口走去。
然而,就在他即将跨出门槛的一刹那,孙家三兄弟突然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说道:“侄儿们感激叔父的大恩大德,是您让我们父子得以团聚。从今往后,我们定会将您视作亲生父亲一般,虽然目前我们无法报答叔父的恩情,但恳请叔父接受我们三兄弟这一拜!”说罢,三兄弟一同重重地给张好古磕了一个响头。
张好古见状,急忙上前将孙家三兄弟扶起,口中连道:“快快起来,快快起来!”他扶起孙家三兄弟后,感慨地说道:“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你们的父亲是我的师兄,更重要的是,他的才能在大明无人能及。大明正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啊!你们这一叩,我就接受了。你们就如同我的孩子一般,回家后要好好读书,努力上进。叔父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等我忙完手头的事情,你们随时都可以过来探望你们的父亲。”
孙元化紧闭双唇,沉默不语,但他心中却暗自下定决心。他决定从此隐姓埋名,全心全意地辅佐张好古,以此来报答张好古对他的救命之恩。
张好古缓缓走进卧室,房间里除了身负任务的吴大宝外。黄祥、宋应升、成均、袁飞、孙临和郑琦,还有那二十位老兄弟也都纷纷前来探望。这些日子,张好古身陷囹圄,他们虽然每天都带领士兵们进行训练,但整个团队却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众人都显得无精打采,训练也变得机械而乏味。
然而,当张好古这位主心骨终于归来时,众人的精神立刻为之一振,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张好古简单地向大家询问了一下情况后,宋应升见状,便挥手示意众兄弟先行离去。尽管大家都还想再多和张好古聊上几句,但他们也明白张好古此刻需要好好休息,于是都心领神会地返回营中。
一早上,嘹亮的起床号,惊醒了仍在熟睡的张好古,在芦棚里的三兄弟也爬了起来,他们默默看着护国军一团集合,跑步,看着威武雄壮的队伍,三兄弟羡慕不已,这才是真男人啊!并暗下决心,以后也到护国军中来。
张好古洗漱完毕,神清气爽地走出房间,径直朝着孙元化的住处走去。
来到孙元化的门前,张好古轻轻叩响了门扉。不一会儿,门开了,孙元化热情地将他迎进屋内。张好古简单地与孙元化寒暄了几句,然后让门外的护卫去叫孙家的三兄弟过来。
不多时,孙家三兄弟匆匆赶到。他们见到张好古,连忙行礼问好。张好古回应着,然后请他们坐下,一起等待早餐的到来。
没过多久,宋应升端着丰盛的早餐走了进来。热气腾腾的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五人围坐在一起,愉享用着这顿美味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