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 第260章 通天明悟,各方准备

第260章 通天明悟,各方准备(2/2)

目录

白璟接过玉简替三霄道了谢,然后同样取出了一块玉简作为还礼:“通天道友,这玉简中乃是我多次改良过的白莲遁术,无论是何种根脚的生灵都能修行,修炼至小成,一念之间便可飞跃五万四千里,大成一念之间可飞跃十万八千里。

虽比不上直接撕裂赶路来的方便,也比不上金乌化虹这类需要特殊种族天赋才能修行的遁术。

但其胜在通用,修行起来不看任何根脚,只要能入门,在速度上就会有不错的提升。

当然了,此遁术入门没有那么简单,需要一定的悟性,道友可以将此遁术传给你截教弟子。”

通天闻言眼前一亮,这遁术神通在洪荒中可是极为少见的,大多数修士修的都是老师传下的天罡三十六神通中的五行大遁或者是纵地金光。

这白莲遁术比这两种神通可是强了不少。

通天也没有推辞,直接就收下了玉简。

“对了,通天道友还有一事,道友可还记得鸿钧曾言,封神量劫的主持者是固定的天命之人,背后有飞熊之相。

道友不妨去寻一寻这天命之人,若能寻到,我们便更能掌握主动了。”

“我知道了,我这就派弟子前去搜寻。”

通天回了截教之后,立马吩咐部分弟子轮流出山寻找天命之人。

元始时刻关注着金鳌岛的动态,自然知道了通天的所作所为。

于是元始也召集了门下弟子,他朝众弟子开口说道:“之前在紫霄宫中,道祖说,这次大劫,自有天命之人主持。”

“天命之人”广成子连忙上前一步问道:“敢问师尊,天命之人是否已经出世,要是出世,又在何处”

元始摇头:“吾也不知,道祖说,天命之人,背后有飞熊之相,汝等即日起,可下山寻找,提前谋划,不可落在截教后面。”

众金仙脸上露出了失望,洪荒这么大,劫气蔓延,天机被遮掩,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难,实在是太难了。

但为了避免大劫中,沦为劫灰,登天封神,众金仙还是立刻下了昆仑山,寻找飞熊之人。

截阐二教的东西自然是瞒不过太清老子的,老子叹了口气唤来了玄都。

玄都在老子去紫霄宫议事之前就察觉到了不对,他仅看周天升起劫气,就知道事情绝对小不了。

老子回来之后,将一切告知于他,玄都果断选择了闭关。

这次大劫,牵扯到圣人大教,甚至比巫妖量劫,还严重数分,此时能不出门最好就不要出门了。

而老子此时唤玄都前来,却是要让他出门的:“玄都此次量劫的天命之人背后有飞熊之相,他将负责主持这次大劫。

截教,阐教已经派弟子寻找了,你也下山去寻找一番吧!此人落在他们谁手中为师都觉得不太合适,不若留在我道教手中。”

而与此同时,地仙界中。

红云费多年时间终于集齐了地火水风四面芭蕉扇。

此时的红云正在以圣人法力重练芭蕉扇,确切的说,红云是准备将地火水风四把芭蕉扇中的大道符印融为一体,然后再让这四把芭蕉扇融为一体。

首先提取的是地芭蕉扇中的符印,此符印厚重沉稳。

这地之符印可引大地之力,使山川震动,地脉涌动,施于法宝,具泰山压顶之威,坚不可摧,触之者,如遭巨岳撞击,难以抵挡,此乃坤道厚载,稳若磐石。

地之符印,又分艮山符、坤地符等,各具神妙。

然后是火芭蕉扇的火之符印。

火之符印炽热狂暴,能唤无尽火海,焚尽万物,加持法宝,如烈火之剑,所过皆焦土。敌遇之,瞬间被烈焰吞噬,化为灰烬。此乃离道之威,炎阳烈烈,破邪除秽。

火之分支众多,南明离火符,纯净炽热,有焚天煮海之能;三昧真火符,精气神合,威力非凡;太阳真火符,取太阳之精,至阳至刚;幽冥鬼火符,阴寒诡异,蚀人魂魄。

接着是水芭蕉扇的水之符印。

水之符印,灵动柔韧,可操控水流,变化无穷,施于法宝,具水之柔性与韧性,攻如洪水猛兽,守似水幕护罩。此为坎道之妙,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之符印有泽兑符、坎水符等,各有其能。

最后是风芭蕉扇中的风之符印,青光闪烁,狂风呼啸。

风之符印,迅猛无常,可掀狂风巨浪,施于法宝,如疾风之刃,令人防不胜防,此为巽道之速,风行天下,无往不利。

风之符印有巽风符、震雷符引动之风等,威势非凡。

芭蕉扇中的四枚符印被提取,红云的混元大罗金仙道果本就是走的此道,再加上芭蕉扇本就是同根同源,四枚符印在红云的道果影响下很快就相融在了一起,难分彼此。

四枚符印相融的瞬间,地火水风开始自动演化,出现了一个小世界。

“起!”红云一声令下,四把芭蕉扇也随之飞起,在圣人法力的操纵之下,四把芭蕉扇也慢慢相融,最后红云将这方小世界融入了芭蕉扇中。

芭蕉扇顿时光芒万丈。

待到光芒散去,芭蕉扇落在红云手中。

红云感知了一下芭蕉扇的情况后哈哈大笑:“道兄,这新生的芭蕉扇有四十八道先天禁制,乃是极品先天灵宝。

且其中还隐隐有第四十九条禁制正在孕育,若有朝一日,这芭蕉扇上的符文能再度演化,成就一方小千世界,这芭蕉扇便能更进一步达到先天至宝的层次。”

镇元子闻言叹了口气,他知道红云费劲炼制此物乃是为他准备的,红云是想让他去争一争这封神量劫中那一缕鸿蒙紫气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