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独孤恩两万进战(1/2)
“八十年前,由此而西,在渭水岸边,曾有一场鏖战,大王应知?”
李善道怔了下,目光在沙盘上移动,落在潼关西边的渭水北岸,说道:“渭水岸边,八十年前?是了,屈突公,你说的是高欢与宇文泰两军的沙苑之战?”
“正是此战。大王,此战宇文泰以少胜多,用不到万人之兵,迎击高欢二十万众,凭借地形,大败高欢,取威定霸,乃奠周之基业。却宇文泰伏兵之处,今时此战,臣以为可以效仿。”
李善道的目光重新移到沙盘上的虞乡东边,仔细审视地形,指着涑水、伍姓湖交汇之处,说道:“屈突公,你是建议我军可以伏兵於此,借助芦苇荡,隐蔽行踪?”
“此臣愚见,能否可行,尚敢请大王定夺。”
李善道摸着短髭,看着涑水与伍姓湖,回想来虞乡路上,经过伍姓湖时所见的地理情形,芦苇丛生,占地宽阔,确是藏兵良地,斟酌了会儿,已有定见,然事关要紧,决定之前,还是先再问一下高延霸、高曦、萧裕、薛万彻等人的意见,就问他们:“公等以为何如?”
高曦沉稳地说道:“伍姓湖边芦苇茂密,东西二十里长,确是伏兵绝佳之地。”
薛万彻有疑,说道:“设若独孤怀恩追兵到此,见芦苇茂盛,生起疑心,不敢再追,怎么办?”
萧裕笑道:“薛仪同此忧甚是。大王,臣有一计,可使独孤怀恩纵然起疑,也退无可退。”
“哦?元德,你有何计?”
萧裕说道:“候独孤怀恩将至伏兵地,臣愿领本部精骑,兜回包抄,断其退路!”
李善道问薛万彻,说道:“四郎,还有担心么?”
薛万彻恭敬答道:“若有萧柱国引骑断其退路,后则退路被阻,前则我伏兵杀出,独孤怀恩进退两难,我军胜之必矣,臣别无再忧。”
“好!就按屈突公此策,咱改一改此战的战法。便将决战的战场换作伍姓湖边!沐阳、四郎、定方,你等各部,今夜启程,潜往伍姓湖边设伏。其余诸部,随我明日进击独孤怀恩部!君廓,你与王须达两部合力,必要将姜宝谊、李仲文两部阻在虞乡城北,使其不得援独孤怀恩。”
北边王须达部传来的军报,姜宝谊、李仲文两部应是接到了独孤怀恩南下合兵的命令,也已从桑泉城出,南下而来。王须达已在桑泉、虞乡间设下防线,依托有利地形,严阵以待。
部署停当,诸将领命。
停下了为虞乡县城的围攻,这天晚上,诸部休整,养精蓄锐。
将士们得到了好的休息,李善道一晚未眠。
前半夜,不断有独孤怀恩、姜宝谊与李仲文两军的动向情报,还有离营潜赴伍姓湖边埋伏的高曦、薛万彻、苏定方等部的回报送到。
后半夜,李善道反复细阅地图,推敲战局,以确定开战后的每个细节。
不算王君廓之前所胜元君宝、姜宝谊之这两场仗,这次与独孤怀恩部的决战,不但是李善道处心积虑多时,终可得以实施,且是他与唐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他充满了振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