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读研?(2/2)
刘院长点了点头,“你说能完成,那我就相信。”
转而问道:“你和那么多老师合作,准备把机械厂做到多大?”
这话就有意思了。
秦淦西应道:“和这些老师合作,只是想设计一条比老毛子生产线更先进的,并让我夏国的轴承适应更多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更加可靠。下这个决心,也是因为我们九十月份生产的机器设备,已经出现轴承损毁的情况,绝大多数和轴承、滚珠有关。”
想要做多大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自己只是想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提升,这次选的是轴承,因为使用的轴承已经出现问题,谁都不能说什么。
刘院长继续问道:“我怎么听说你和机电的老师也合作了?”
秦淦西很坦然地回应:“对,想请他们研究一些能控制更加精确的电机。我们的机床,现在使用的电机工作方式都很粗放,对加工精度很难控制,不利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刘院长拧了拧眉心,“这是你自己所想的,还是业内共识?”
他马上应道:“业内共识。”
这不是假话。
在看到夏国第一台推土机的时候,人家的技术员就这么说了;回来后,和祝在新聊天,他也有此感概;后来陆运公司几人过来,也提到过。
和外界人士的交流很少,但三次交流,三次都流露出这样的倾向,这比例也够高的,能算得上共识了吧……至少局部是的。
他知道这话有失偏颇,现在大家的机床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差别只是在于电压的稳定……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要铸造、金加工车间加强联系,一旦铸造开炉、停炉,金加工车间就要进行生产调节。
电压高、电压低,对机床的精确生产影响很大的。
他之所以坚持这一点,让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无条件遵守,就是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一家生产生物化工产品的公司,使用的是自备电厂发的电。
平时自备电厂的电力供应很充足的,但有一回出现意外,一台机组出现事故,导致电力稍稍不足,该公司管理高层看到机器可以正常运转,故而没想其它。
到第二天,公司质量检验那边喊不行了:由于电压波动太大,导致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出现误差,以前检验合格的产品,这时候再来重新检验,有时严重不合格,有时又高了很多。
高层这才梦醒,连忙去各生产车间的精密控制点去检查,发现生产控制也是一团乱麻,最终不得不停开部分生产线,把电压稳定下来,公司的生产才重归平稳。
所以在建机械厂的时候,他不但极力坚持要走专线,还把变压器的配置略微富裕,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电压的稳定。
但光有电压稳定是不够的,还需要电机的运行更加精细,所以才有联系那些老师的行为。
刘院长马上转移到另外一个话题,“你会考研究生吗?”
面对这么跳跃的问题,秦淦西滞了一下,然后摇头,“现在还没那个打算。”
现在考研究生是推荐加考试结合的方式,但最严格是审查。
秦淦西不怕没人推荐,不怕所报学校的严格考试,不怕招收研究生委员会的严格审查,但担心毕业后的去向,以及能学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