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994章 这就是个鸡肋

第994章 这就是个鸡肋(1/2)

目录

第994章这就是个鸡肋

娄守行也开始从自己父亲的反应里,慢慢回过味来。

这件事情唯一的问题就是把黄金给弄出来,但是对于身在港岛的他来说,这个问题不是太大,大不了能薅多少算多少呗。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全是好处,什么这样镑那种郎的,在俺们国人看来,都没有黄金好使。

而且结合我们现在的情况,那就更不用说,这边绝对爱收。

想着一旦手里有了一定数量的黄金之后能做的事情,娄守行对高振东的佩服那真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这事儿好是好,就是不知道能做多久。”想到这里,他还颇有些遗憾。

这个问题,高振东却是知道的。

“还能做好些年呢,放心的干,短时间不会有什么变化,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会打水漂的。”

这年头有冷战背景,两边都在拿出吃奶的劲儿展示自己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里,明面上的说话算话也是其中的一种。高振东前世没少听见大殖子们天天把“契约精神”挂在嘴上,这年头旗佬在明面上,还是要脸的。

而且这时候的旗没有走下坡路,自信还是有的,只要体系没解体,人家多多少少还是要脸,真给兑。

想到这里,高振东对娄守行道:“你在接触我们的同志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事情提一提,这样需要这边什么配合,也能尽早得到帮助。”

有了这句话,娄守行心下大定:“那好,我回去就把这个事情安排起来,还别说,现在手上都还有一大笔闲钱没地儿去。”

至于他怎么和贺五沟通担任慈善基金董事,那就是他们两口子自己的事情。

——

高振东把媳妇儿孩子接回自己家,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去三轧厂上班。

刚一到厂里,马上就被各种事情给淹没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就算是甩手掌柜,那也得甩几下手才行,好歹这也是7天没甩了。

而且马上春节,事情比往常要多一些,所以积压的就更严重。

高振东办公室门口乌泱乌泱的好大一堆人,都是等着他签字的。

“听说没高总去参加这次的抗洪抢险去了。”

这件事情十七机部没有隐瞒,这是能给从部里到厂里长脸的事情,而且只要不透露细节,没有一丁点保密的需要。事情从三轧厂的厂办直到三分厂厂办,早就传开了,当事情不需要保密的时候,咱们的群众情报小组效率高得可怕。

“啊这不可能吧要是在部队上还正常,他现在都到地方上工作了,什么抢险需要专门调他过去啊。”子弟兵抗洪抢险,在我们的老百姓看来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专门从京城这么远调一个已经在地方上承担重要工作的同志过去,这事儿听着稀奇。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啊,我们高总过去是当专家!当专家的!就是专门负责出主意的那种,可厉害了。”说到这几个字的时候,厂里的同志连胸膛都又挺起来几分。

高振东开足马力,手脑齐动,好不容易把最急的事情处理完,把这些最急的同志送走之后,才有空闲坐下来看一看别的文件。

除了签字,各个单位送来的文件也不在少数,在办公桌上垒了一摞,都是机要室的同志刚送过来的,这些文件在他们那里也放了一个星期了。

高振东一边看一边签字,写下意见,大部分都是技术文件,需要他出具意见的。

看着看着,高振东“咦”了一声。

他仔仔细细的把这份文件又看了一遍。

嗯,同志们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强的,只要有需求驱动,不用自己,他们自然而然都能想出很多好主意来。

这是一份十二机部的新课题的函审文件。

一般来说,常见的审查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会审,就是专门开个会讨论这个事情,一般用于比较重要、规模较大、涉及人员和单位较多的项目或者课题。

而另外一种,就是函审了,发函审查,把要审查的内容和意见表直接发给评审人员,评审人员给出意见之后返回,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情况紧急,同时内容简单,涉及人员和单位很少的课题。

而高振东手上的就是这么个东西,是十二机部收到的下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文件,而且领域范围,与电子、计算机有关,这种事情发到高振东这里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