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手签的意见(2/2)
也就是工作之余,顺便搞搞研究,写个论文,怎么就被国内顶级的激光领域大佬给看上了
这位同志没和高振东打太多交道,不是负责光刻机光学系统的,但是对高振东有所耳闻,远远也看见过。
他拿着这份影印件,带着高兴和懵逼,赶紧去找所长汇报工作。
所长听见他说的话,一下子伸出手来,带着几分激动。
“哟,老柴,可以啊!运气、技术、眼光都不错。拿来拿来,我看看!”所长和高振东是打过交道的,自家这边的熔石英光学玻璃还是人家给的技术呢。
“嚯,高总工这字儿,苍劲有力!”所长看了转发的影印件和科技院、科技主管部门的意见之后,兴奋不已。
“嗨,我就说要多研究,多发文章嘛,你看,课题这不就来了!而且我看啊,这件事情不简单,应用前景广泛得很。”
高振东虽然以前过来,是请东光所帮忙制作光刻机光学系统,但是人家手上技术那是一等一的硬,而且在激光这个领域上的地位,无需多说。
有他亲自背书,专门要求深入研究的技术,那还差得了
“你手上有没有什么重要项目就算有,都先交给别的同志,你赶紧收拾收拾,用最快的速度上京城去拜访一下高振东同志。”
“这……”柴工有些犹豫。
“放心,不坑你,你手上不管有什么项目,绝对没有这个前景来得大,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你就别犹豫了。你要不去,我换人去了啊,哈哈哈。”所长笑道,一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我就找别人的表情。
柴工这才反应过来,对啊,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跟着别人干有什么意思,有自己的课题,那不是美滋滋
再说了,能让高振东同志、还有科技院和主管部门都这么看重的课题,那能是小鸡仔必定是大凤凰!
“别别别,我马上就去交接、准备。”
——
就在柴工交接收拾的这点时间里,高振东接到了来自防工委的邀请,对于在对脏三作战中,情报分发乃至指挥系统的经验和期望,部队那边已经统计、整理完毕,希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和部队的同志一起探讨一下这个事情。
高振东欣然赴会,这个事情其实他也好,防工委也好,都考虑和酝酿很久了,但是前期条件一直不成熟。
通讯手段是一方面,还有部队那边的想法也是一方面。
对于部队来说,没有相关经验,没有真正感受过在网络和信息条件下的指挥作战,对于自身的很多要求根本就是不清晰的,他们提不出自己到底想要一个怎么样的指挥系统。
通过对脏三这一战,在综合指挥上初步尝到了甜头的他们,自然而然生出了更多的想法和期望,加上军用数字通讯系统在军通所、邮通委、高振东等各方的努力下,也有了初步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这件事情就有了讨论的基础。
坐在会场里,几乎都是熟人,随着高振东在这方面持续的发力,部队系统认识他的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军通所的同志,看见他都先叫一声高老师,然后才去坐下。
会议一开始,部队的同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军通所的同志现在比较抠脑袋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通信网的问题。
“……从当前的经验来看,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能够有效自组织、自管理的通信网络,这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防工委的领导有些不太明白:“通信网你们现在的通信设备是能够相互通信的吧中间难道有什么阻碍”
军通所的同志点点头:“是的,点对点通信,当通信双方能够直接连通的时候,这时候问题还不突出,只需要处理信道冲突和阻塞问题,但是这也有隐患,当大量的通信终端在同一个信道中通信的时候,这种冲突和阻塞几乎会恶化到无法通信的程度。大量的通信终端可能陷入无休止的重连和等待之中。”
简单举例子就是,当两个人同时呼叫同一个人的时候,他们还可以通过默契、惯例、随机延迟、信道占用侦听等方式完成等待和呼叫,最终完成通信。
但是当十个人乃至一百个人同时呼叫同一个人的时候,情况就恶化起来,可能所有发起呼叫的终端仅仅是呼叫过程,就会塞满被叫终端的通信资源。
这还没考虑所有人都在同一频道上,直接阻塞频道的情况。
“振东同志,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防工委总工直接点名高振东。
高振东从自己的笔记本上抬起头来:“有想法,不过牵扯有点广,现在说起来零零散散的,意义不大。而且我估计,信道阻塞其实不是他们碰到的最大问题,我还是一会儿再说吧。”
军通所的同志对高振东的猜测很是佩服:“高总工说得对,最大的问题,还是信息的寻路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