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救火(2/2)
“狗屁!天亮之前拆不出隔离带,老子以附逆之罪,杀你全家!”
那中年人竟然不怕,仍然低头作揖,口中不停说道:“姜将军,我们阎氏,在庙堂之中也不是没有高官显贵,更何况,与赵刺史族中,与您的族中,都有姻亲,众目睽睽之下,您切不可如此颠倒黑白啊!”
“大火烧了全城,你这破旧老宅就能保住吗?”
“将军!您为了几间破屋子,真要拆我阎氏祖宅不成!”
“你拆是不拆!”
“不拆!”
“杀了,头颅就悬在此处!”
姜瑜真是服了此人,比南门上的那个羌人小将还要冥顽不灵,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代了,一句阎氏就想压自己。
拆除当然比建设要快上许多,很快,房屋中的木头便被扒个干净。
此时,叱卢虔也动员起了门外的俘虏们,两条长队从渭水到冀城南门,每人间隔一步,不停地传递运送装满水的木桶,又不停地又空桶传递回来。
至于那些趁乱想要逃跑的俘虏,看押的守军,只要发现苗头,当即就会格杀,暗夜乱战之中,哪有那么多的规矩。
而此时的朱墩也是分派诸将,不停地追逐砍杀想要逃散的羌人,夜战是非常需要技术含量的。
首先,此时很多营养不良的百姓,都患有夜盲症,一到夜里,什么都看不见,不要说打战,连基本的行军可能都做不到。
二来,暗夜之中,指挥自然不畅,军令不明,士卒们的畏战心理也会被无限放大,逃亡、投降之人,到处都是。
再就是路途崎岖不平,对于骑兵,尤其艰难些,稍微快一些,马蹄很容易受伤。
而将军麾下的士卒们,已经有过几次夜战经验,自然没有多少恐惧,反倒是有条不紊。
胆敢还手的,直接围歼斩杀,想要投降的,第一时间解除武装,卸下甲胄,夺取马匹,就地看押。
至于逃跑的,他们只是在后面不疾不徐地追着,仍有对方着急之下自己犯错误,或是马失前蹄,或是陷入死路。
忙碌一夜,天亮时,除了几处大火被隔离起来,此时还在燃烧,其余地方的明火,皆已扑灭。
姜瑜坐在一处断壁上,手上全是黑灰。
“梁飞,你虽然只是县中功曹史,但好似冀城内,你的上官们,都死得死逃的逃了,汝暂署理县中诸事如何?”
这个梁飞,不是梁成那个氐人梁氏,而是汉人梁氏,一个已经没落的中小豪族,当年姜维归蜀时,相随的梁绪、梁虔二兄弟,便是他的祖辈了。
“但凭将军吩咐!”
梁飞躬身作揖,一丝不苟,眼前的这位年轻将军,昨夜的座位,当真称得上解民倒悬了,反正冀城人,从此以后,尽皆会颂扬他的救命之恩。
“没有你,这场火也不会灭的如此顺利,你的作为我都看在眼里,回到上邽后,我会与郡守说明,也会禀明刺史,你不必如此客气,当今乱世已起,正是用人之际,你要努力啊。”
“梁飞多谢将军提携。”人家虽说不客气,但梁飞自己却不能不知礼。
“城中之事,你以为该如何操持?”
“禀将军,眼下城中遭此劫难,粮食财货被羌贼搜刮一空,在下以为,首要之事,便是让全城百姓都能吃上饭,不至于被饿死。
再者,城中吏员十去七八,尤其是贼捕掾、游徼等,须得尽快招募,大乱之下,须得维护秩序。
至于城池防卫之事,吾不敢自专,还请将军指点。
至于百姓屋舍,幸好现在是夏日,可以慢慢修复、重建。”
“嗯,你想的不错,维护秩序的事情,暂且可以交给我麾下士卒,城池防卫之事,我会向赵刺史说明,此事汝不必操心。
但紧迫之事解决后,冀城的城防必须要加固,大乱将至,必修武备!”
“那粮食……将军可否借我一批粮食,不用太多,足够给百姓施粥几日便可……”
“哈哈哈。”
姜瑜大笑几句,起身抓起梁飞的胳膊。
“羌人带不走那么多粮食,走,跟我去迎一迎我麾下将士,你要的粮食,可以寻他们借。”
冀城西门,朱墩立于城楼之上,昨夜出去追击的士卒们,已经渐次回归,西门外,尽是被押送而来的俘虏,还有拖着粮食财货的马匹,如此情形,竟然让朱墩想起长安的西市来。
“我的朱虎贲,如何啊?”
“将军!”
朱墩闻言立刻回头行礼。
姜瑜摆手示意他免礼,说道:“这是冀城功曹梁飞,想找你借点粮食。”
“将军,歼敌、俘虏还有缴获的数量,都还在统计之中,但您看,此战收获颇丰,向我借什么,将军定夺就是。”
“先拨给梁功曹一批粮食,好些百姓昨夜忙碌一夜,到了此时,还是腹中空空呢。”
姜瑜又转头说道:“梁功曹,你也别忘了昨夜帮着救火的那些羌人俘虏,他们没有参与抢掠,不要一概而论。”
梁飞虽然为难,还是拱手应下,按照冀城百姓的想法,所有羌人都死干净才好,哪里来的多余粮食喂这些狼心狗肺之辈!
虽然那一批羌人因为被俘虏的早,没有参与大规模的抢掠,但霸占冀城二十多天,欺压百姓的事,又何曾少了。
梁飞领命退下,朱墩又说道:“瑜哥,经此一战,依我看,这附近的羌人,几年内是不敢再踏入秦州了,咱们的后路稳了,可以安心东出啦!”
“嗯,我已经遣人将冀城情形上报都统,都统应该很快会派遣郡兵前来驻守。
咱们走之前,我想,再西进几十里,巡视一番,以作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