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不敢再大声反对(2/2)
“按出力多少分配,干得多的自然应该分得多。”一位身材魁梧的村民大声说道,立刻得到了情况相似的其他村民的支持。
“谁家地上收成的就归谁,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呢?”拥有较多土地的村民也纷纷起哄。
一旦有人开口,会场就变得热闹起来,各种意见纷至沓来,但主要还是围绕着人口、土地、出力多少这三种分配标准展开讨论。各自又根据哪种标准对自己更有利分成几个派别,互相争论。
目睹下方的混乱局面,朱樉感到极度头痛。之前的所有安排都进展得颇为顺利,村民们也都积极响应他的计划,他未曾料到,在即将收获的时刻,一个分配方案竟引发了如此激烈的争议。
他意识到自己对人心的洞察还是不够深刻,原本以为大多数人会像他一样无私。
坐在台上的泰杉再也按捺不住,他猛地一拍桌子,高声喝道:“都给我闭嘴!”
泰杉天生嗓门大,这一声怒吼充满了力量,让全场的人都愣住了。他满脸怒气:“你们还有没有良心,只想着个人利益。伯继的投入难道没有得到回报吗?我们工匠辛辛苦苦制作的东西难道都是无偿的吗?如果真的要各自为政,那很简单,我们解散,发给各家的东西要么付钱购买,要么归还。”
听到泰杉这番话,众人脸上不禁露出羞愧之色。
总体来说,村民们还是比较纯朴的,他们当然明白朱樉对他们的恩惠。平日里,如果捕获几条鱼或猎到一些野味,他们自己都舍不得享用,却毫不犹豫地送给朱樉。
朱樉的本家堂叔站了起来,用他那粗犷的声音说:“大侄子,你说怎么分就怎么分,我们都听你的!”
朱樉心里其实也没谱,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情。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他只能向旁边的方一志和许行求助:“两位老师,你们认为该如何是好?”
许行一向言简意赅:“简单,一切都归集体所有,然后根据需求统一分配。”
这正是农家平时的做法。由于大部分时间农家都没有稳定的土地,自然也就没有稳定的收获,无论是收集的食物还是制作的工具,都属于集体所有。
除了在滕国的那几年,农家其实与一个原始部落相差无几,一切公有是他们生存下去的最佳选择。
方一志原本是来蹭饭的,多少有些自卑,说话自然缺乏底气。
看到许行说完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自己,他心里不禁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说:“要不,按照井田制的办法来,九百亩地,公田占一?”
在这个时期,井田制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除了坚守周礼的周王室外,其他国家要么已经废除,要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
村民们对许行和方一志的方案并不满意,虽然不敢再大声反对,却在底下小声地议论。
一切归公再按需分配,这与他们较为认同的三个标准都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