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白宫策略谋划:杜鲁门与罗斯福的石油大计,股市提振之策(2/2)
作为华尔街的主宰,杜鲁门很清楚纽约证券交易所什么时候会火爆起来。
优质企业上市的时候会涨,宣布降息的时候也会涨。
美联储撒钱?那肯定会涨。
但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大的“点火器”另有其事。
“在公布伊朗大油田消息之后,计划以波斯湾石油勘探的消息,再让纽约证券交易所火一把。”
长期持续上涨的潜力,对工业G命催生的未来产业的期待,这就是纳斯达克曾经火爆的原因。
没错,就是对未来新事业的期待。
“我要用对石油产业未来的期待,点燃纽约证券交易所,这可是能抓住美国财富并提升的‘摇钱树’。”
波斯湾的石油勘探,说不定比发现伊朗大油田更能引起轰动。
但在此之前,还有些准备工作要做。啧,总感觉有点不太踏实。
>>>与老摩根的交流及伊朗之行
“杜鲁门。”
“是。”
“你小子,下次再这样,我可饶不了你。”
“啊……哈哈。”
“哈,我都不知道咖啡是从嘴里喝进去的还是从鼻子里喷出来的了。”
在白宫走廊上,老摩根小心翼翼地走着,身上散发着一股阴沉的气息。
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说着,仿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压迫力。
咳咳,杜鲁门出了一身冷汗。
“但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有必要在罗斯福面前说吗?”
“对不起。”
杜鲁门立刻低头认错。
没能提前告知老摩根是他的错。
“但要让父亲您加入罗斯福的竞选阵营,这是唯一的办法。”
“我对竞选阵营没兴趣。”
“但如果想和洛克菲勒董事长联手,就必须加入罗斯福的竞选阵营啊。”
“……”
“别这么不开心嘛。”
竞选阵营,如果想在罗斯福政府下生存,仅靠战争基金是不够的。
尤其是想让公司成为0级金融公司,就必须与罗斯福紧密合作。
在原本的历史中,老摩根唯一称得上对手的人就是罗斯福。
“真让人不爽。”
“哈哈,和罗斯福一起的垄断企业,这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功绩。”
“往自己脸上贴金。”
“咳咳。”
杜鲁门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毕竟是杜鲁门让垄断企业与罗斯福联合,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既然如此,早点加入罗斯福的竞选阵营,说不定还能捞到不少好处呢。”
“杜鲁门。”
老摩根突然停下,在安保人员的保护下,他抓住正要上车的杜鲁门,直直地看着他。
杜鲁门默默地与老摩根对视。
“这是最后一次直接涉足政治领域。”政治与金融,台前和幕后的角色截然不同,杜鲁门很理解老摩根的话。
“我明白。”
然后他扶着老摩根上了车,车辆缓缓驶向伊朗领事馆。
>>>在伊朗领事馆的交流
“兄弟!”在伊朗领事馆,从门口就开始了热情的接待。一想到现代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这样的场景对杜鲁门来说实在是太奇特了。
“杜鲁门。”父亲对伊朗领事馆的热情接待有些不知所措,在他耳边小声说。
“我们又不是伊斯兰教徒,他们为什么这样?”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不都是亚伯拉罕系宗教吗?所以他们才称彼此为兄弟。”
“什么呀……哪有这么牵强的。要是这样,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就已经错了。”
“父亲。只要给石油,从那一刻起就是兄弟。”杜鲁门平静地说。
“……这么说倒也没错。”
伊朗大油田,虽然开采权在我们手里,但实际上和伊朗政府是利益共享的合同关系,所以伊朗政府肯定会很高兴。
就算原本没什么兄弟情谊,现在也得表现出亲近。
“但我觉得,就因为同属亚伯拉罕系宗教就称兄道弟,这也太夸张了。他们到底是有多兴奋啊。”
当然,这些不敬的想法杜鲁门都藏在心里,面带微笑地接受着领事馆的热情接待。
“伊朗领事馆的各位辛苦了。”
“不,不。您这说的是什么话。贵客您才更辛苦呢。”
“先进去吧。冬天的缘故,外面空气好冷。”
“啊!是我考虑不周。快请进,这边请。”在海军部看到的场景再次上演。
伊朗领事馆工作人员满脸笑容,将我们迎进会议室,会议过程中也一直面带微笑。
会议内容都是关于石油,重复着杜鲁门和罗斯福讨论过的话题。
哒啦,几杯茶下肚,会议进入中场。
“……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伊朗领事馆人员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惊讶地看着杜鲁门。
在石油相关会议中提到了伊斯兰教派,杜鲁门提及什叶派和逊尼派时,伊朗领事馆人员大吃一惊。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杜鲁门心里暗想,但他没说出来。
“我担心中东地区什叶派占多数的伊朗和逊尼派占多数的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矛盾。毕竟两派宗教信仰不同。”
“啊,您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在过去1400多年的历史中,逊尼派和什叶派一直和平共处。”是啊,过去1400年或许是这样。
但20世纪后期伊朗伊斯兰G命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伊斯兰G命后,什叶派宣称要进行扩张,逊尼派奋起反抗,两派矛盾激化到一见面就可能杀人的程度。
杜鲁门觉得这就是个炸弹,两派矛盾的潜在力量简直要溢出来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统治区90%以上是逊尼派,和伊朗的人口分布正好相反。”从人种上来说就不一样,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伊朗人是波斯人,连语言都有差异。
杜鲁门把这些都说出来后,伊朗领事馆人员张大嘴巴看着他。
“啊,不……您到底是什么人,对中东文化如此精通?”
伊朗领事馆人员真诚的感叹,这是各国外交官交谈中能得到的最高称赞。
“感觉还不错?”就这么继续下去,肯定能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