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徐氏略记 > 郑国大臣徐挚

郑国大臣徐挚(2/2)

目录

公元前549年,子产抓住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当时郑简公准备前往晋国,子产便趁机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当权者范宣子。在信中,他恳切地请求晋国减少对郑国的贡品要求。这一举动显示了子产的智慧和策略,最终他成功地说服了范宣子,使得郑国的负担得以减轻。

一年后的公元前548年,子产再次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与子展一同率领军队攻入了陈国的国都。然而,在取得胜利之后,子产并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放纵士兵去骚扰陈哀公的宫室,而是保持了克制和理智。他不仅归还了占领的土地,还将陈国的百姓也一并送回,然后率领军队凯旋而归。

公元前543年,子产正式开始执掌郑国的国政大权。这一年,对于郑国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

不久之后,子产陪同郑简公一同出使晋国。然而,他们在晋国却遭遇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冷遇和怠慢。面对这种情况,子产展现出了他果敢和果断的一面。他毫不犹豫地命令随从们拆除了晋国宾馆的围墙,以此来表达对晋国无礼行为的抗议。

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子产并没有退缩。最终,晋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郑国道歉,同时给予了他们隆重的接待。

时间来到公元前536年,子产又做出了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公布“刑书”。这一举动被视为春秋晚期成文法公开化运动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仅如此,子产还积极推行田制改革,实行“为田洫”政策。通过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他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并按照土地的亩数征收赋税。这一改革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国家财政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此外,子产还实行了“作丘赋”制度,要求人们根据土地和人口的数量交纳军赋。这一措施不仅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增加了税收,进一步充实了国家的财政。

在法律方面,子产将刑法铸刻在鼎上,向民众公开。这一举措否定了以往的秘密法,使得民众能够事先了解法律的准则,从而更好地遵守法律。

在用人方面,子产推行学而后入政和择能而使之的制度。他注重选拔有才能的人进入政府任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

对楚、晋等国采取灵活外交政策,使郑国在大国争霸的格局中得以周旋,呈现中兴局面。

后世评价

子产去世后,谥号成。后世对子产评价甚高,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清朝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孔子也称赞他具有君子的四种道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