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家园重聚(2/2)
冯教授欣慰地告诉陈映:“危机反而让学院更强大了。那些选择留下的学生和家长,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前所未有地强烈。”
这正是陈映希望看到的——从危机中汲取力量,浴火重生。经历了这一切,黎氏的每个部分都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然而,正如李秋芸所预言的,平静只是表面的。在看不见的地方,新的威胁正在酝酿。陈映不知道的是,一份关于黎氏的秘密调查报告,正躺在某个神秘人物的桌上,等待最合适的时机发挥作用……
董事会议室内,气氛前所未有的活跃。
“各位董事,”陈映站在投影屏前,自信满满地说,“今天我要提出的不仅是一个恢复计划,而是黎氏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她点击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一张精心设计的战略地图,涵盖了公司未来的各个发展方向。
“首先是内容创作。”陈映指向地图的核心区域,“我们将采取‘双轨制’:一方面继续制作商业性强的主流电影,确保稳定现金流;另一方面,增加艺术价值较高的精品项目,提升公司声誉和影响力。”
程砚之接过话题:“具体来说,未来三年我们计划推出六部商业大片和四部艺术精品。其中《烽火佳人》是近期重点,将兼顾商业和艺术价值。此外,我们还将尝试跨国合作,引入国际资源和经验。”
“这是初步规划的项目清单,”他分发了一份文件,“包括题材、导演人选、初步预算和预期收益。每个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和可行性分析。”
董事们翻阅文件,表情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转为惊讶和认可。这份计划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既有商业上的稳健考量,又不乏艺术上的大胆尝试。
“接下来是人才培养。”陈映继续道,“这将是我们长期发展的基础。”
李秋芸站起身,详细介绍了艺人培训和发掘计划:“我们将把黎氏学院与公司演艺部门更紧密地结合,建立从培训到实践,再到成名的完整链条。学院不再只是教育机构,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人才库。”
她特别强调了“黎氏风格“的塑造——将传统演技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打造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不仅能区别于其他公司的艺人,也能成为黎氏的品牌标识。
“为了支持这一计划,”陈映补充道,“我们将扩大学院规模,增加实训设施,引进更多国际一流教师。初步估算,扩建工程需要投资约三百万,但长期回报将远超这个数字。”
财务总监张明提出疑问:“扩建资金从哪里来?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危机,流动资金并不充裕。”
“很好的问题,”陈映胸有成竹,“资金将来自三个渠道:一部分来自《乱世浮萍》的票房收益,目前看来会超出预期;一部分来自新引入的战略投资——我已经与几家信誉良好的投资机构达成初步意向;还有一部分来自资产优化——出售一些非核心物业,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
她展示了详细的财务规划,显示即使在保守估计下,公司也能在扩建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现金流。这让董事们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消散了。
“至于公司治理,”陈映进入下一个话题,“我们将建立更加透明和高效的管理体系。”
新的治理结构将权力分散到不同委员会,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和制衡。同时,引入更严格的财务监控和风险评估机制,防止类似郭司令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