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前奏微响(2/2)
“又是信息泄露,”陈映皱眉,“系统安全升级后,他们是怎么获取这些信息的?”
“可能是内部人员,”林双双猜测,“或者……他们有其他渠道。”
陈映回想起先前发现的办公系统漏洞。虽然已经修复,但对方可能已经植入了其他监控手段。
“立即安排全面的安全检查,”她命令道,“包括物理设备、网络系统和通讯渠道。同时,启动紧急信息保护协议,核心决策只通过面对面交流,不留书面或电子记录。”
与此同时,黎氏学院也出现了异常。冯教授报告说,有陌生人在校园周围徘徊拍照,询问后称是考察学区环境的家长,但行为十分可疑。更令人不安的是,几位关键教师收到了匿名恐吓信,警告他们“不要参与危险的游戏”。
“有人想破坏学院重启,”冯教授担忧地说,“这绝非普通的恶作剧。”
陈映立即加强了学院的安保措施,同时请周局长派人暗中保护关键教职员工。表面上,学院的教学活动照常进行,但内部已经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
更令陈映担忧的是,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得如此之巧,几乎同时针对公司和学院的各个关键部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统一行动。敌人不再是单纯的报复,而是有组织、有目标的系统性打击。
“这不是随机攻击,”她对程砚之分析,“对方很清楚我们的薄弱环节,知道从哪里下手最能造成伤害。”
程砚之点头赞同:“而且时机选择也很微妙——正当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出手,既能打乱我们的节奏,又能最大化心理冲击。”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陈映召开了核心团队紧急会议,制定了全面的防御策略:加强内部安全,严控信息流通,保护关键人员,同时秘密调查可能的内鬼。
“关键是不能打草惊蛇,”她强调,“表面上我们要维持正常运作,让对方以为他们的行动没有被发现。”
这种双线操作需要极高的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所幸核心团队都经历过之前的风波,已经锻炼出了应对危机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映白天维持正常工作,晚上则与程砚之、周局长密切配合,追查异常活动的源头。通过对信息流动的分析和对可疑人员的监控,他们逐渐收集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最重要的发现是,近期活跃的几个可疑实体——“东兴置业”、某些挖角的公司、给教师发恐吓信的人——尽管表面上毫无关联,但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银行账户。这个账户注册在开曼群岛,所有者信息保密,但每月都会收到一笔来自瑞士的大额转账。
“典型的资金洗白路径,”周局长评价道,“我们无法直接查到最终控制人,但这种操作手法与‘天机营’一贯的风格吻合。”
“不只是‘天机营’,”程砚之补充,“根据我的调查,瑞士那边的资金来源与几个国际军火商有关。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国内势力范畴。”
“国际军火商?”陈映愕然,“他们为什么对黎氏这么感兴趣?我们只是一家影视公司。”
“除非……”程砚之若有所思,“他们的真正目标不是黎氏本身,而是我们可能掌握的某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