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援兵抵达(2/2)
慕容卿与孙小玉抵达西岸,立即放眼眺望庾泽所在之处,却见河水上游不知何时被阻塞断流,整个河床除了四散的尸体,只剩浅浅的细小水流,一步可过,而庾泽背着谷仲溪,早已在几名江湖侠士的簇拥下缓缓登上河东岸,在那里,数千铁骑霜刃林立,似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没有见到晋阳弓卫的身影,也没有见到李鹿笛。
“我们快过河吧!”孙小玉瞥了眼身后追兵,拉着慕容卿往河谷中去。
慕容卿就这么被拽着,脑海几乎一片空白,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河床上跋涉,忽然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声,循声看去,却见一大群人正在一里外的河滩上渡河,似乎还抬着什么人,羸弱但顽强地相互扶持着走向东岸。
“他们是谁?”慕容卿轻声问道。
“是烈家族人,”孙小玉拽着慕容卿迈过一块河底巨石,压根没有抬头:“寒鸣岭待不住了,再待下去,怕是能被野兽一般的匈奴人给屠了。”
“那你们这是……要去哪?”
“去苏门山吧……那里至少不似并州这般日日战火不断。”
慕容卿深深点了点头。
孙小玉正行着,突然问道:“谷大哥呢?没和你在一起?”
慕容卿的目光登时落在已攀上东岸的庾泽身上,他正在骑兵的协助下缓缓放下谷仲溪。
可谷哥哥现在的状态……
念及此处,泪水又一次满溢而出。
“他……就在我们前面,已到对岸了。”慕容卿轻轻说着,有哽咽之声。
“怎么了?”孙小玉当然能听出慕容卿回答中的情绪,紧张道:“谷大哥受伤了吗?”
慕容卿沉吟片刻,轻叹道:“上去你就知道了……”
就在二人走至河床向东岸上行的缓坡时,只闻身后一阵树叶摩挲,却是烈吟冬率领烈家壮年男子冲出密林,飞快向河谷奔来。
“冬哥哥回来了!”孙小玉瞥了眼身后的情形,拉着慕容卿加快步伐:“卿姐姐再加把劲!不然还没爬到岸上匈奴人就追来了,咱们就是活靶子!”
慕容卿深知孙小玉言之有理,为不拖累孙小玉,收剑入鞘,手脚并用,跌跌撞撞努力向上爬去。
可仅仅攀至半程,河西岸一阵嘈杂,大量匈奴兵涌出密林,挑衅般地敲击着大盾。随着一声古蒙语的军令,匈奴兵士们竟齐刷刷收了兵刃,取出长弓。
“快!他们要射了!”
这一句慕容卿听得分明,是身后传来的烈吟冬的声音。
慕容卿扭头看去,却见烈吟冬等人才刚刚逃至河床中央,这位置无遮无挡,若敌人放箭,绝无生还可能,正焦急间,突然听见头顶一句纯正的汉话口令:“火矢!射!!”
如平地乍现一般,河东岸的枯草中突然亮起千余火光,登时将皎月映得黯淡无光,下一瞬,火光化作道道流星,准确坠落在河东岸密林之下。
秋冬之际,草叶本就干枯易燃,仅仅一轮火矢,对岸的火光骤然冲天,方才还洋洋得意的匈奴兵根本来不及反应,顿时一片哀嚎。
寒风掠过,火势越来越大,随着再一轮火矢落至对岸,一里长的岸线上火焰直冲天际。
慕容卿几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而烈吟冬反应更快,趁着敌人遭遇火攻的时机加速逃过河床。
不多时,慕容卿终于攀至东岸之下,正用力扒上最后一块巨岩时,一只手忽然伸了出来,一张可爱但异常冷漠的脸出现在慕容卿上方。
“李……”
未及慕容卿说话,李鹿笛已牢牢拉住慕容卿的手,用力将慕容卿拽上东岸,返身又把孙小玉拉了上来。
慕容卿一时只觉脸上发烧,完全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子,吞吞吐吐道:“李将军……我……”
“公主殿下,”李鹿笛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无丝毫感情:“莫要留在此处,一来妨碍后面的兄弟们上岸,二来也妨碍弓手们的视线,请尽快去后方吧。”
看着愈加羞愧的慕容卿,李鹿笛忽又轻声道:“谷将军也在后方,请殿下尽心照拂。仗还没打完,这一阵火势挡不了那些大胜的匈奴人,末将还有些事要做。”
慕容卿怔了半晌,用力点点头,将要离去之时,忽然返身拉住李鹿笛的手,在李鹿笛惊异的目光中将折枝剑塞入其手中,而后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李鹿笛看着鞘中神兵,面上第一次出现迷惘之色,很快便消失不见。
河对岸的火势仍在扩大,匈奴人却没有要放弃追击的意思。毕竟在这片长平古战场上所有晋人加起来也不足五千,而匈奴仍有数万兵力,物资补给更是数不胜数。
李鹿笛看着河对岸快速向上游行进的敌兵队伍,翻身上了战马,也快速向上游奔去。
匈奴弓手们更早抵达上游对岸无火处,在李鹿笛抵达前已经占据有利的射击位置,看见晋人进入射程,铺天盖地的箭矢直接覆盖东岸,这是要用饱和的远程进攻保护乌甲主力过河谷,全歼晋人。
在十倍有余的数量比面前,即便是晋阳弓卫,也根本不敢靠近箭雨下能够阻击敌人的射击位置。
不多时,众目睽睽之下,万余乌甲如黑云般飘落河谷,很快便占据整个河床。
钢甲寒光,任何人看了都胆战心惊。
若敌人渡河,这长平古战场之上,还要爆发再一次的惨烈斗争,而结局显而易见。
李鹿笛站在东岸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树之后,一言不发地观察着敌人战阵。忽而对着身边一位晋阳弓卫耳语几句,后者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