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04章 按名单杀人,恐怖笼罩在崇祯年

第204章 按名单杀人,恐怖笼罩在崇祯年(1/2)

目录

第204章按名单杀人,恐怖笼罩在崇祯年

场中一片寂静。

朱云峰的一大段介绍,直接给诸多南京官员们给尬住了。

就连朱元璋也白了他一眼。

都三十岁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后世00后们能不能靠谱一点

而朱云峰本人也是一时间尬住。

他刷短视频刷的。

看视频的时候觉得这样介绍很有气势。

结果放到现实里就很尬。

这就很难受。

看到场间只剩下沉默,季赫忽然吼了一嗓子喝道:“都聋子吗太祖陛下当面,你们是想死了”

他当然是为了给朱云峰缓解尴尬,两人虽然经常斗嘴,但却是最好的兄弟,肯定不可能落了好兄弟的面子。

不过这一嗓子也确实打破了沉默,吕大器也开口说道:“确实是太祖陛下当面,这是孙督师的手信,还有诸多证据。”

说罢拿出盖了孙传庭督师印鉴的信来递过去。

李乾德也解释道:“太祖陛下临凡救世,张献忠李自成就是太祖陛下击破。太祖龙殡后成仙做祖,遨游历史长河,发现潼关一战,李自成大败孙督师,督师也战死殉国。自此大明再无人能拦他,今年李贼就会攻破北京,造成甲申之变,大明亡国。因而逆流时间长河,以无上大法来到大明末世,要拯救大明江山于水火。我们这些人都已经去过洪武年,有仙器可以佐证。”

还是那套说辞。

要这套说辞放到后世,年轻人听了大抵想笑。

世上若真有鬼神,倭寇犯我中华之际,三千万同胞化作厉鬼,早就把倭寇撕成碎片。

所以这世上本就没有鬼神,要想报仇雪恨,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强大起来,待到将来天下时局有变,则令倭岛鸡犬不留!

但这套说辞放到古代,却是很有市场。

古人本来就迷信。

只是眼下他们不敢确定而已,若拿出神迹,自然愿意信奉。

朱云峰便拿出平板电脑,把陈士奇等人去洪武初年一路跟拍的视频拿出来给他们看。

老朱则一直双手背负在身后不说话。

不是在装逼,而是这种东西,身边人去解释就行,自己没必要说什么。

对方信了,那就一切好说。

要是对方看到这些还不信,其实也好说,就是挥挥手,让将士们把他们都杀光,然后正常进城的事。

所以老朱只是静静地等待片刻,这也已经算是很有耐心了。

不然换以前的暴脾气,你们爱信不信,不信拉倒,大不了就让南京城血流成河一次,除开那些叛国投降的,哪怕是殉国忠臣死了就死了。

要不是为了照顾愿意跟随自己,还有朱云峰他们那骨子里的浪漫与理想主义,他老朱可不在乎这些。

事实上这也算是古今碰撞的一点。

后世年轻人都有那么点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

比如对季汉,对岳飞,对霍去病,对辛弃疾,对崖山,对文天祥等等历史里的意难平满是遗憾与憧憬。

如果有机会的话,相信很多后世年轻人肯定愿意跟随丞相出祁山,愿意跟随岳飞打金人,愿意造反砍掉宋徽宗宋高宗的狗头拿去当尿壶。

明末虽没有特别令人意难平的地方,因为南明史很容易让人血压高。

都国破家亡了,还搁那内斗内斗。

但同样其实也有很多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地方。

比如甲申之变,不少官员自杀殉国。清军南下,很多官员百姓起兵对异族的统治进行抗争。奎东十三家,汉人最后的堡垒,誓死不降清。

若不是南明史过于让人血压高,许多都是殉国的官员,像史可法马士英等人。明明都是忠君爱国,不畏死亡,在敌人来时却不团结一致,反而内斗不止。南明恐怕也会如南宋崖山一样,充满了悲壮色彩。

因而朱云峰虽然也很气南明,但不可否认的是,夹杂在里面的愤怒,依旧还是有很多令人心疼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希望能够让那些爱国的忠臣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显然吕大器与李乾德的话起了效果。

朱云峰掏出平板,给他们看了陈士奇等人在洪武年间经历的一切。

包括看到了熟悉的南京皇宫,有点陌生,又觉得熟悉的南京城,还有各类会发光,会发热,会散发出热气以及会动的“仙器”。

特别是汽车和摩托车的出现,让在场众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过了许久之后,韩赞周才颤抖地用不敢置信的语气问道:“莫非.真的是太祖陛下”

“朕无需跟你们说谎,说实话,朕有些不耐烦了。”

老朱在那已经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耐心一点点被消磨,有些不悦道:“尔等若是不信,那便不信就是了。”

“陛下,他们信,他们信。”

吕大器忙不迭向南京左佥都御史金光辰金光辰,南京礼部郎中周镳,南京工部右侍郎吴允初等几个比较熟的人使了个眼色。

“进宫吧,朕乏了。”

老朱也没有贯众人怪异的眼神,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后在左右卫士的簇拥下,再次回到了船上。

众人跟在身后上船。

史可法随即令守门卫兵把三山门的水门打开,船队顺着水门驶入内秦淮河,向皇宫而去。

到了船上老朱回了船舱休息,他知道其实要给众人一点接受的时间。

朱云峰和季赫也跟了过去。

等他们一走,韩赞周史可法赵之龙等人才连忙把四川湖广官员们给围住,史可法问道:“俨若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经过刚才也跟你们说了,太祖陛下有些不悦了,你们再是不信,就是死路一条,别怪我没奉劝你们。”

吕大器摇摇头道。

他刚才真看出了朱元璋眼眸中的不耐烦,说真的,以他了解的太祖秉性,恐怕但凡太祖爷那句“尔等若是不信,那便不信就是了”说完,有人接茬说一句不信。

估计下一秒,太祖爷就得下令让卫士们开枪,直接把南京城里的官员,包括敢于反抗的任何士兵全部杀死。

反正老朱要的只是南京城,这些人不信,吕大器他们信,有一批班底就够了,需要那么多乱七八糟成分又复杂的人做什么呢

但显然吕大器的话令人将信将疑。

赵之龙看了眼船上的卫兵,虽气势不凡,可连甲胄都没有,个个背着古怪的物件,实在看不出是什么精兵强将,忍不住说道:“纵使真太祖陛下,他们连刀都没有怎么杀人”

“呵呵。”

“太祖陛下要让你死,何须动刀”

“若是不信,你自可一试。”

包括吕大器、陈士奇、李乾德、王扬基、马乾、刘熙祚、刘之勃、堵胤锡、袁继咸等一众四川湖广官员们顿时纷纷笑起来。

便在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从船舱走出,喊道:“谁是赵之龙”

“我是!”

赵之龙纳闷地应了一句。

“谢启光呢”

“我是。”

南京兵部左侍郎谢启光也应了一句。

“潘士良”

“在。”

南京刑部右侍郎潘士良一头雾水地走出来。

“李犹龙!”

“在。”

“刘余佑!”

“在。”

“刘昌!”

“在。”

“朱之臣。”

“在。”

“梁运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