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017章 稀里糊涂的军通所

第1017章 稀里糊涂的军通所(2/2)

目录

高振东开始提问,实际上也是在引导军通所的同志思考:“你们是要一个能够自由组织和扩充的通信网,对吧”

不把基础网络的问题解决,什么数据自动分发、自动化指挥都是扯的,最多只能是把数据转发的层级多增加几级,但是这离自动化指挥的要求还很远,甚至连复杂条件下的数据自动分发都很困难。

高振东搞过专用的稀路由设备,实际上军通所的同志现在的办法,就是这种设备,但是这种设备的缺陷也很大,效率高,但是组网能力有限,对大型网络没用。

“嗯,就是这个意思,作战过程中通信节点的数量,以及网络的结构,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通信终端,它们不像中继节点还能相对固定。”军通所的同志感觉有一点点清晰。

“这个网络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的身份,并且要求是固定不变的”

“是的。”

“你们的通信节点,可能采取了不同类型的信道,比如可能同时接入了有线、无线,数据可能有线进来,无线出去”

“嗯,对对对,这种混合组网也是我们很头疼的事情。”还是高老师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

高振东笑得越发明显了:“你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前线指挥,你们想要囊括进去的,是一个最小包含战役级别,甚至全军区、全兵种、全军的超大型网络”

搞军通所的同志听了高振东的话,豁然开朗,难怪自己老觉得难受呢:“对!高老师,您提醒得对,我们脑子里想的,就是这么大的一个指挥系统,但是现在面对的、有经验的、能说的出来举例的,却只有前线指挥那么一点点东西,难怪总是感觉怪怪的。”

防工委和部队的同志闻言大惊,你们想特么这么远这么大,但是经验却又这么少,能用来搞研究和改进的内容,层级太低,难怪说不到点子上。

还得是高振东同志啊,难怪刚才他说解决信道冲突阻塞只是小事,原来大的在这里。

一时间,他们都有些担心,搞这么大,你们军通所别说解决了,思路有没有啊

不过一看高振东脸上的笑容,他们又放下了几分担忧。

他能笑得这么灿烂,想来至少思路是有的。

果然,高振东道:“你们这个事情啊,实际上和指挥系统有关,但是也无关,这东西你们就不该放到指挥系统里面来说,这是网络基础建设问题,而指挥系统更多是软件、制度层面上的东西,我建议你们分开规划,像现在这样掺杂在一起,那是绝对搞不好的。系统界面不清,不同的层面和子系统之间交织耦合太过严重,搞不下去的。”

军通所的同志感觉醍醐灌顶:“啊,对对对,高总工,您在软件开发的书籍里提到过,高内聚、低耦合,我们只以为是软件的要求,没想到在这上面也能用!”

高振东笑道:“很多道理其实都是共通的,没有规定哪一种知识或者智慧,只能用在哪一个专业上。你们这个指挥系统啊,我建议你们先分成两大块,通信网络建设、指挥系统建设,通信只管通信,提供足够低的延迟、足够大的带宽、足够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指挥系统只管情报分发、战斗指挥,不要去考虑通信的事情。”

防工委领导笑道:“嗯,刚才一路听得我稀里糊涂的,振东你这么一说,我就清晰多了,这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这叫术业有专攻!”

“好的好的!高老师,那这个网络系统,我们该怎么考虑”军通所的同志马上就跟上来,趁着高老师在这里,多掏一点东西出来。

高振东一开口,就让他们大喜过望:“关于网络建设,实际上这个很复杂。我在搞出邮件、数据通信、调制解调器等相关技术后,也抽业余时间做过相关研究,倒是建立了一个网络模型……”

同志们自动把高振东话里的“业余时间”这种非人哉的话从心里略过,要是去想这玩意,非得气死不可。

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高振东话里的那个网络模型!

有模型就好办啊,有了模型,就能跟着模型做出实体,这几乎是把他们现在最困扰的问题给解决了。

至于高振东网络模型的专业性,没有人去怀疑。

没想到高振东话锋一转,一沾即走,来了个一招鲜吃遍天:“不过现在就不说了,太专业,回头你们来找我我们再聊。但是现在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我还是同样的建议,把网络分成两部分来规划和建设——传输网、交换网,前者的核心是硬件,后者的核心是软件。”

不论是osi七层模型还是实际上用得更多的五层等模型,都不适合现在说。

目录
返回顶部